回到主页

CIMA 2018冬令营感想-张俊豪

人生在世,转眼间已转入大学,时至今日,从嘤嘤啼哭的婴儿到年满19的大学生来讲,变化实在太多,其中,社会实践从青涩到成熟尤为明显,从小到大,无论上学,放假,我们多多少少与社会实践都有着莫名的接触,上学的时候,学校就好比一个小社会,有着最高的领导者—校长,管理着大大小小的校园活动,我们作为学生本本分分地做着小小的学习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但对于大社会来讲,实践比学校时来得真实,更加自由,学校生活我们都处于老师,纪律的监管下,有着自己一套习以为常的学习生活,可一旦进入社会这个大家庭进行实践,以前那套遵循守旧的习惯注定会被淘汰,生活的紧迫的节奏感汹涌而至,迫使你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寻找最合适自身的方法,由于太过自由,无论多小的事都需要自己去判断,即使是错的,一旦决定了,就无法回头,这就是社会实践给予我们的截然不同的感觉。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服务社区,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所以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种信念,我们加入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加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班开展了维持7天的冬令营活动,便想着一举两得,参与了进来,开始了我这个假期的社会实践。

作为我们这个专业课特别开展的7天冬令营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这相当于把我们下学期BA2的内容在7天内学习一遍,并且还要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再不断地整理,总结,观看老师邀请的大咖给我们的讲解,学习过后,再认为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去考证。作为一个国际证书,全英文的,较难的逻辑,理论是常态,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作为一种实践与学习,我们都没有退缩,毅然决然地进行了这维持7天的地狱式实践学习,每天8-9学习时间,其实不然,除去观看网课的学习时间,我自己还需要时间去整理,消化,有时还要加班一到两小时,试想一下,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和紧迫的学习作律下坚持下来是多么不容易。

在实践开始前,我都是斗志昂扬,自信满满,对于老师讲解的网课,基本都理解透彻,可能是网课讲解的是比较基础的知识和通俗易懂的缘故,但在这么短时间里把这么多陌生的知识打入脑海里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所以我采取以写带记的方式把总结的重要内容做好笔记,尽量把他们印在脑海中,每天的不断学习,让我感到无比的充实,虽然投入的时间过多,每天都身心俱疲,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但就在我认为还可以接受的时候,我遭受到了打击和挫折,俗话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在巩固了一次又一次的学习中,进行了一次接一次的模拟考实践,可能是题型的不熟悉,也许是各种基础知识的巧妙结合,更或许的是对全英文的不理解,看不懂题目,导致正确率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标准,心里不禁有点难过,并开始担忧起来,但有压力才有动力,很快我便在失落中调整过来,继续实践,寻找问题,并努力解决。这和社会实践是一个道理的,如果我们在学校的作为一个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话,那他的目的将会失去它的意义。在学校的课堂里,对于没有经历过风雨的人,看着书本上的知识和听了老师的辩论分析后,感到的确是很是复杂和深奥,上了一堂课后,感到的是迷茫的感觉。然而当我们走进社会时,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如果没有了承受的能力,可能有的人会一直的颓废,直至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学习的目的就在于能够把生活中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使矛盾缓和化。而且书本上的知识在生活中也会变得简单。当然,还有老师邀请的大咖线上讲解各种社会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各种新事物的理解,使我受益匪浅,经历了一段时间后,虽然我的正确率已提上来了,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在实践中努力后的最完美的自己。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

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社会实践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就像与大咖和老师面对面的交流,有时真的不乏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契机,提出问题交流想法,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还有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在实践中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会使自己缺乏自信。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句什么都会的,只要有自信,就能克服心理障碍,那一切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记得在不久前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差距。在这次实践中,这一点我感受很深。在学校,理论的学习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几乎是面面俱到;而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学到的,又可能是书本上的知识一点都用不上的情况。或许工作中运用到的只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套公式似的就能完成一项任务。有时候我会埋怨,实际操作这么简单,但为什么书本上的知识让人学得这么吃力呢?这是社会与学校脱轨了吗?

也许老师是正确的,虽然大学生生活不像踏入社会,但是总算是社会的一个部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有时也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有些问题有了课堂上地认真消化,有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部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方面的人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方面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大学生要注意到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必不可少。

毕竟,3年之后,我已经不再是一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交流,为社会做贡献。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很多在学校读书的人都说宁愿出去工作,不愿在校读书;而已在社会的人都宁愿回校读书。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我们上学,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为的都是将来走进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该现在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明天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也为明天能更好的踏入社会而努力,所以要一直加油下去。